日本絕對是大多數國人旅遊首選國家,不只是離台灣很近,旅遊費也比歐美國家便宜許多,且只要懂一點點日文,或是有不少次旅遊經驗,自助旅遊也不是問題,不但省下更多的費用,還可以自由安排行程,因此成為現代人最喜歡的遊日本方式。
到了日本旅遊,大家一定都想要體驗當地文化,而到居酒屋享受美食,就是其中一個方法,但這麼多日文,到底哪些是哪種食物,很多人都不太清楚,所以小木木就要來跟大家介紹,日本居酒屋常見菜單,讓你到了日本,不用再擔心看不懂菜單了喔
圖片來源:https://kknews.cc/food/5pz22k.html
不過菜單有很多項,一次介紹不完,因此小木木會分成不同系列,慢慢地跟大家介紹。在台灣很多人不吃🐮,也有不少人不吃🐷,但很少聽到不吃🐔的(吃素例外),所以這次要介紹的,就是雞肉系列的料理~~~
只要知道以上這些單字,基本上就能點不少串燒嘍
🐓とりもも(torimomo / 偷裡摸摸):也可能會寫成"鶏もも",都是雞腿的意思。
🐓はつ(hatsu / 哈茲) こころ( kokoro/ 摳摳摟):都是心臟的意思,所以就是雞心啦。
🐓ずり(zuri / 紫里) 砂肝(すなぎも / sunagimo / 詩那 ㄍㄧ 摸) : 雞胗。
🐓むね (muna / 母餒):雞胸肉。
🐓ささみ (sasami / 沙沙咪):雞柳。
🐓せせり (seseri / 誰誰里):雞脖子,不過日本的雞脖子,似乎都會去骨喔(我吃到的是這樣啦),超厲害的!!!!!!
🐓レバー(reba / 勒吧) きも(kimo / ㄎ一 摸):兩者都是肝的意思,所以是雞肝。
🐓ぼんじり ( bonjiri/ 崩(鼻音)基里):雞屁股,我沒在日本吃過,但應該就是七里香吧(超不負責說法)。
🐓なんこつ ( nankosue/ 哪(鼻音)摳茲):軟骨。
🐓つくね (tsukune / 茲哭 ㄋㄟ):之前有說過,就是雞肉做成的食物,可能是丸子狀,也可能是棒狀(回顧請按我)。
🐓かわ (kawa / 咖挖):也可能寫成漢字"皮",顧名思義就是雞皮。
🐓手羽先 (てばさき / tebasaki / ㄊㄟ 吧沙 ㄎ一) :雞翅。
🐣うずら(uzura / 無資啦) :鳥蛋,也是我們說的鵪鶉蛋。
吃串燒的時候,我們還要知道一個很重要的事情,那就是一定要配酒,要知道鹽烤跟醬烤的日文啦,基本上日本燒烤都有分這兩種口味, 鹽烤日文為塩燒( しお / sio / 西喔), 醬烤則是醬燒( たれ / tare / 他勒),學習不同的口味說法,才能吃到不同的美味喔。
------------ 徵信社小資訊 --------------
不只到韓國要吃炸雞,到日本也要嘗嘗日本的炸雞,而日本炸雞有很多種喔,有些要到專賣店,也些在居酒屋也能吃到喔,那就讓我們來看看,有哪些炸雞種類吧。
圖片來源:http://www2.osumibigweb.com/shoplist/gourmet/fried/id458/
一般常看到的美式炸雞,稱之為「 チキン 」(chikin/ 七ㄎ一(鼻音),有些美式烤雞也會這麼說,基本上這樣的炸雞,居酒屋吃不到,要到便利商店,或是知名的連鎖店。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torian.jp/
時常可以看到唐揚雞,指的就是日式炸雞,日文為「 若鶏の唐揚げ 」,一般回簡稱為「 からあげ 」(karaage / 卡拉阿給),是小木木在日本的最愛XD。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kirishima.co.jp/aji/2011/winter/07/02.html
這種炸法就跟天婦羅一樣,所以叫做「 とり天 」(toriten / 偷里天),一般來說也有部位的分別,而分法就跟上面介紹的一樣,基本上有賣天婦羅的店,都可以看到。
圖片來源:https://cookpad.com/search/チキン南蛮
「 チキン南蛮 」(chikin nanban / 七ㄎ一(鼻音)那(鼻音)把ㄣ),指的是在炸雞上淋美式塔塔醬,而不同的店家,除了炸雞炸法會不同外,醬料的製作方式,也會有些許的不同喔。
留言列表